崔湜

唐朝时期宰相
[shí](671年-713年),字澄澜,定州安喜(今河北定州市)人,中书侍郎崔仁师之孙,户部尚书崔挹之子,唐朝宰相。[5][1][3][2]
崔湜年轻时便以文辞著称,进士及第,曾参与编[zuǎn]三教珠英》。[6]神龙元年(705年),崔湜依附武三思,升任中书舍人[5][1]景龙二年(708年),崔湜任兵部侍郎。后依附上官婉儿,得唐中宗宠信,历任吏部侍郎、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1][5]景云元年(710年),韦皇后临朝听政,崔湜再次被任命为中书侍郎并兼任同中书门下三品。[1][7]先天元年(712年),唐玄宗登基,任命崔湜为中书令。[1][7][5]开元元年(713年),太平公主与宰相崔湜、窦怀贞等人密谋,欲废除唐玄宗,另立皇帝。[8]后来崔湜密谋进毒之事被查出,崔湜被流放岭南,途中被赐死。时年四十三岁。[5]
全唐诗》收录了崔湜的《早春边城怀归》等32首诗作,其中多数属于奉皇帝之命创作的应制诗、与同僚唱和的诗作,以及社交场合的赠别诗、酬答诗。他原本著有个人诗集一卷。《旧唐书》的卷七十四、《新唐书》的卷九十九中都有关于他的传记。[9]

人物生平

依附武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