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时代(Heian Period,日语:平安時代/へいあんじだい)是日本古代的一个历史时期,从794年桓武天皇迁都至平安京起,到1192年源赖朝建立镰仓幕府一揽大权为止。[6][7]
794年桓武天皇迁都至平安京,日本进入以首都平安京为名的“平安时代”。也有许多学者认为784年决定迁都的时间是平安朝的正式开始时间。[7]平安时代早期,天皇之位在平城、嵯峨、淳和及其子孙间传递。[8]858年清和天皇即位,太政大臣藤原良房摄政,藤原家族开始崛起,并发展出独特的摄政、关白政治文 化;[5][9]直到1045年后冷泉院即位,摄关权势开始衰落,也是藤原氏由盛转衰的过渡期。[10][11]1072年后三条院退位后以太上天皇之位执掌朝政,由此进入了“院政”时代。[5][12]平安时代末期,藤原氏、源氏、平氏等家族此消彼长,引发了多次骚乱,最终平安时代于1192年彻底结束。[13][14][6] 平安时代先后演化出了摄关政治、院政体制等独特的政治制度;[5]在外交上,公元894年废止遣唐使之后,发展了日本独特的国风文化。[15][16]随后开始开展以贸易为主的外交,并与新罗、宋王朝等国家保持着贸易关系。[17]这一时期的宗教信仰以佛教、神道、阴阳道为主,怨灵信仰流行。[3][4]其服饰呈阴柔之美,体现了严格的等级制度。[18]其教育以国风文化为主,贵族间私学兴盛,但也有面向庶民的教育。[19]文学方面以日本贵族文化兴起、大陆文化的日本化改造为特点。[20]其建筑、艺术受中国影响明显,但在发展过程中逐渐日本化、世俗化。[21][22] 历史
迁都平安京与桓武朝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