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济门城楼始建于公元1370年[1],历来是潮州城防、交通要隘。正对广济桥,是潮州古城七城门楼之首。原称“广济楼”,也称“韩江楼”,民间俗称“东门楼”,是原潮州古城七门中最巍峨壮观的一座。该建筑是潮州古城的地标建筑之一,又是潮州北堤城堤的重要关闸。楼内一、二楼分别辟为“潮州通史展”和“潮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展”展厅。2002年9月,潮州市政府启动修复工程,2004年1月竣工。[2] 广济门城楼修缮按照宫殿式三层歇山顶设计,恢复明代石木结构,首层地面标高为19.8米,保留东门楼原有防守、防洪和观景的功能。已基本完成的广济楼城门建筑总高度为24.43米,比原城楼约高出2.4米。[1][3]
历史沿革
在古府城墙上地众多城楼中广济门城楼最为壮丽。广济门城楼原称“广济楼”,也称“韩江楼”,民间俗称“东门楼”,是原潮州古城七门中最巍峨壮观的一座。同时既是潮州名城的主要标 志,又是我市北堤城堤的重要关闸。广济楼始建于明洪武三年(1370年),历代均有不同程度的维修,民国廿[niàn]年(1931年)重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