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山源泉

洪山源泉
古称狱族泉。在介休市区东南13公里洪山之。这一股源泉水质清澈,常年奔涌,它穿山越洞,灌溉着介休县13个乡87个村庄的11万亩农田,人们习惯地称之为洪山源泉。

正文

古称狱族泉,泉清见底,游鱼可数,渠道纵横如同,浮萍四季长青。洪山为绵山支脉,古称狐歧山。洪山泉为山下泉水主源之一,秒流量1.2立方米。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有“石桐水北流而注于汾”的记载。附近山青水绿,杨柳夹岸,梯田如画,有江南风光。源泉之上有源泉神祠,俗称源泉庙,寺庙依山面水而筑,居于泉眼近侧,建造富丽,誉为“华宫”。宋、明多次重修,现存为明万历十六年(1588年)移地重建之物。正殿5,东西配殿各3间,乐楼1座,左右是六角攒尖顶的钟鼓楼,正殿和配殿的廊下竖立从宋代清代的数十通石碑。院内植有古柏,环境清幽,古色盎然。庙与洪山源泉有数十个石级相连,石级和源泉间还有一座石拱桥横跨,桥上建有牌坊,桥下有清溪一条,这条清溪,由源神庙周围无数小泉汇流而成,由于这条清溪在源泉外,水利上习惯地称之为东河水。农历三月初三传为源神诞辰(一说为源神降水诞辰),旧时村民来祭,焚香鸣炮,以酬神思。祭毕将祭品抛入池内,名曰神食。宋代以来沿袭相承,形成庙会。简介
源泉水,位于介休县城东南12公里的狐歧山麓,即洪山山麓。泉水流量每秒为1.2立方米,泉周约50米,水碧似玉,清澈见底,霞光倒映,碧波荡漾。源泉旧称狱族泉,因有狱族落于狐歧山而甘泉出,故名。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载“胜水出于狐岐山,东流入汾。”故洪山源泉又称“胜水”,为介休旧志所载十景之一的“胜水流清”洪山,海拔900多米,是绵山向东延伸的一条支脉,山下淌出泉流,数以百计,最著名者是洪山泉。洪山泉在洪山脚下,池周约50米,这泉水甘冽清澈,水似碧玉,水中游鱼历历可见,出泉眼后,池外渠道纵横,奔腾而下,喷珠溅玉,甚为诱人。历史
洪山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