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水

因暴雨引起水位迅猛上涨的现象
洪水是由暴雨、急骤融冰化雪、风暴潮等自然因素引起的江河湖海水量迅速增加或水位迅猛上涨的水流现象。是河流、海洋、湖泊等水体上涨超过一定水位,威胁有关地区的安全,甚至造成灾害的水流。又称大水。洪水一词,在中国出自先秦尚书·尧典》。从那时起,四千多年中有过很多次水灾记载,欧洲最早的洪水记载也远在公元前1450年。在西亚的底格里斯-幼发拉底河以及非洲尼罗河关于洪水的记载,则可追溯到公元前40世纪。[1]

成因

洪水是暴雨、急剧融冰化雪、风暴潮等自然因素引起的江河湖泊水量迅速增加,或者水位迅猛上涨的一种自然现象,是自然灾害。从客观上说,洪水频发有其不可抗拒的原因,可以说是“天命”难违。但是,万古奔腾的长江为什么仅仅在这20世纪短短的100年,清澈的江水就一去不复返?为什么百年一遇的洪水变成了几年一灾?十年一患?
和有关历史资料对比,洪水的频率和严重程度与人口增长趋势相当一致。不得不承认,我国迅猛的人口增长,扩大耕地,围湖造田,乱砍滥伐等人为破坏不断地改变着地表状态,改变了汇流条件,加剧了洪灾程度。
降水丰亏由天,调水理水由人。在降水多的年份,洪水是否造成灾害,以及洪水灾害的大小,又离不开人为因素。长期以来的森林破坏是其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