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英文名:train),也称铁路列车,早期称为蒸汽机车,有独立的轨道行驶,[6]是由多节运载旅客或者装载货物的车厢所组成的车辆。截至2023年,国内旅客列车分为普速列车和动车组两种。火车的基本构造由机车、车体、车底架、走行部、车钩缓冲装置和制动装置组成。是人类现代重要的交通工具之一。[1][2][4][5] 1804年,英国的特里维西克造出了蒸汽机车;[2]1825年9月27日,英国人乔治·斯蒂芬森驾驶自己设计制造的“动力1号”火车,拉着550名乘客,从达灵顿出发驶向斯托克顿,这被认为是人类历史上第一列用蒸汽火车牵引,在铁路上行驶的旅客列车;[7]1890年,电力机车正式用于营业;1924年,电力传动内燃机车研制成功并交付铁路使用;[3]1964年,随着高速列车投入运营,从此开启了高速铁路的时代;[3]2002年,中国在上海修建了世界第一条商用磁悬浮列车线,由地铁龙阳路站到浦东机场,悬浮列车正式投入商业运营。[8] 火车的分类大致以牵引动力和运用来划分。按牵引动力划分,可分为蒸汽机车、内燃机车、电力机车和磁悬浮列车;按运用划分,可分为客运火车、货运火车和调车火车。火车常用于旅客和货物的运输,具有安全、经济、便民、实惠、全天候运输等特点,也是人类利用化石能源运输的典例。铁路列车按载荷物,可分为运货的货车和载客的客车,亦有两者一起的客货混运车,但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污染环境。[9][10][11][12] 截至2023年,客运火车发展的共同趋势是高速、大密度,扩编或采用双层客车;而集中化、单元化和大宗货物运输重载化是货运火车发展的共同趋势。[13]
发展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