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枕(ceramic pillow),是就寝时使用的一种陶瓷材质枕头。[1]瓷枕始创于隋代,盛行于唐、宋、元各代,宋代瓷枕运用最为广泛。[2]最初,瓷枕用作随葬的冥器,后用作寝具、医用诊脉器具与传承文化的载体。[3]
瓷枕的制作工艺主要包括泥板镶接成形、模制成形、雕塑成形三种方式。在装饰工艺方面,通过对瓷枕器胎体的刻、剔、贴、划、镶嵌、绞胎等技艺来完成瓷胎塑形。此外,还利用 单色釉、三彩釉、红绿彩釉、粉彩等在瓷枕表面进行装饰。[3]唐代瓷枕长度多在10到20厘米左右,高度10厘米左右。宋代瓷枕枕面最长达40厘米。[4]元代瓷枕高度约为20公分左右。[5]瓷枕在外形上可分为人物形枕(童子枕、仕女枕)、兽形枕(龙形枕、象形、虎形枕等)、箱形枕(长方形枕、圆形枕、异形枕、建筑枕) 3大类。[1]瓷枕上的装饰有山水画、人物画,诗词歌赋,格 言警句,花鸟鱼虫等。[7] 西汉南越王博物馆是全球收藏瓷枕最丰富的展馆,拥有多达600件的馆藏。[6]白地黑绘“时苗留犊”瓷枕评为“国家一级文物”,[8]宋白地黑彩菊花纹卧女形枕评为“国家一级文物”。[2] 历史沿革
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