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灯会,又称为金陵灯会和夫子庙灯会,是流传于南京地区的民俗文化活动,有“天下第一灯会”和“秦淮灯彩甲天下”称号,是集灯展、灯会和灯市于一体的大型综合型灯会。秦淮灯会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中国持续时间最长、参与人数最多以及规模最大的民俗灯会[6]。 秦淮灯会是中国最早的灯会,其历史最早可追溯于南朝时期,当时南京便出现了举办传统元宵灯会的习俗[7]。之后唐代时期,该灯会得到迅速发展。到了明代初期,秦淮河开始出现悬挂花灯的画舫(俗称“灯船”)[8][9]。历史上的秦淮灯会主要集中在南京秦淮河地区,自20世纪以后分布于夫子庙地区。而现在已发展到“十里秦淮”东侧五里地段,主要集中于夫子庙、瞻园、白鹭洲公园、吴敬梓故居陈列馆、江南贡院陈列馆、中华门瓮城展览馆及中华路、平江府路等地区[10]。
秦淮灯会举办时间主要于每年春节至元宵节期间,每年持续50多天[10][8]。该灯会是历代南京民众辞旧迎新、祈求吉祥、喜庆热闹的社会文化习俗[9]。南京民众为了祈求风调雨顺、家庭美满和天下太平,便在秦淮灯会时通过扎灯、张灯、赏灯、玩灯、闹灯等形式营造出“万星烂天衢[qú],广庭翻人潮”的意境,从而寄托自己的愿望与生活追求[10]。
历史沿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