耀坤经过一年艰苦的学徒生涯,好不容易捱到了满师期。耀坤从学徒到厂长,期间经历了12年的磨练,对制衣业从生产到管理,都已驾轻就熟。1980年8月,胡耀坤回到阔别20多年的故乡开平,与乡亲父老欢聚一堂。 简介
胡耀坤,又名胡耀,1935年10月30日出生于广东省开平百合镇儒南田樵村一户侨工家庭。父忠源,早年赴菲律宾谋生,回乡后娶农家女关氏为妻,育两男两女,胡耀坤排行最小。胡氏一家原过着小康生活。但在耀坤两岁那年・,抗日战争爆发了,再度赴菲律宾的胡父不幸惨遭日寇杀害,使家庭顿时陷人困境。少年时代的耀坤,只断断续续读过五年小学,就不得不辍学。为了帮补家计,他只得挑着木架子走街串巷卖豆腐。但他总是念念不忘上学读书,他时常利用工余时间刻苦自学。后来,他在当地小学校长的帮助下,到广州投考中学,终于考进了广东省立珠江中学(今广州市六中)。因家庭经济困难,耀坤的中学生活是异常清苦的,当时学校每月膳食费需要9元,而他每月只有8元助学金应付开支,因而只好节衣缩食,减少开支,他时常为缺几分钱车船费而烦恼。他读了一年半中学后,再次因家庭贫困而辍学。但这段短暂的中学生活,却令他终生难忘。20多年后,当胡 耀坤回到母校时,便捐出一笔钱作校友会基金,他本人也被选为广州市六中香港校友会监事长。 1954年6月,18岁的胡耀坤为了谋生,带着仅有的5元钱前往香港,那时香港工业尚未兴起,经济萧条,求职十分困难。他先在建筑工地做苦力,搬运水泥板。但没过几天,他的肩头都被磨伤了,后来他转到新华制衣厂当学徒。初当学徒,干的是粗活、杂活,每天只能睡三、四小时。有一次,耀坤因太疲倦,在工作台上睡着了,掉到天井旁的沟渠里,膝盖跌伤,满身污水,却仍然没有醒过来。老板发现后,以为要出人命了,急忙叫救护车来救人,直至人们把他抬上担架时,他才在扰攘中苏醒过来。学徒工,干的比正式工人要多,赚的却比正式工人要少,他往往连理发钱也挤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