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永传说

中国古代民间传说之一
董永传说最早载于西汉刘向的《孝子传》。此后三国曹植的《灵芝篇》和东晋干宝的《搜神记》也都有相关记载。干宝的记载因主题突出(行孝)、情节完整("鹿车载父"、"卖身葬父"与天女适嫁"助君偿债")而在中国农村地区广泛流传,成为两千多年来故事嬗变和文学移植的母本,对后世影响深远。
董永传说,最早载于西汉刘向的《孝子传》。相传董永卖身葬父,孝行感天,七仙女下凡与之婚配;七仙女一夜织成十匹锦缎,将董永三年工期改为百日;天上玉帝查出七仙女私下凡尘,降旨七仙女午时三刻返回天庭,夫妻就此诀别,一年后七仙女送子下凡……两千年来,“董永与七仙女”故事传说的原生结构虽无改变,但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甚至思想内涵都在不断地丰富和创新。
2006年5月20日,山西省万荣县、江苏省东台市、河南省武陟县、湖北省孝感市联合申报的董永传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编号为Ⅰ-9。2008年6月7日,江苏省金坛市(金坛区)、山东省博兴县联合申报的董永传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2011年5月23日,江苏省丹阳市申报的董永传说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8]

内容简介

董永卖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