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股

起源于晋商的股份概念
身股,又称顶身股,这个概念起源于晋商,是晋商在股份制中一个独特的创造。给不出资的优秀员工一定的身股,让其参与经营、管理和分红。因为身股实际上并不出资金,而是凭自己的劳动,因此,有的地方也称其为劳力股。身股则纯粹是收益股份。身股的形式现在也常被应用于企业员工的激励中,又称为分红股。[1]

条件

“一个小伙计入号,先得当三年学徒,做一些侍侯掌柜之类的粗活,闲暇学习打算盘、练毛笔字,字号光管饭,不给工钱。满徒后,按月发给薪资,但还顶不上生意。起码等三个帐期以后(大约需要十年),工作勤勤恳垦,没有出现重大过失,经掌柜向东家推荐,各股东认可下,才可以开始顶股。”“伙计的身股从一、二厘顶起,慢慢逐步增加。每次增加的身股,记入“万金帐”,予以确认。能顶到七、八厘,就可能被提拔为三掌柜、二掌柜,就有了大出息。因此,在祁太平一带有谚语流行说:“坐官的入了阁,不如在茶票庄当了客。”可见当时身股有多大的诱惑力!
晋商
授予身股的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