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根状茎短,木质化,茎少数或多数,高2-10(-15)厘米,平卧或上升,枝和叶密被贴生稀半贴生银灰色绢毛。叶互生,线形或狭披针形,长1-2厘米,宽(0.5-)1-4(5)毫米,先端锐尖,基部狭,无柄。花单生枝端,具细花梗,长0.5-7厘米;萼片5,长(3-5- )4-7毫米,外萼片长圆形或长圆状椭圆形,近锐尖或稍渐尖,内萼片较宽,椭圆形,渐尖,密被贴生银色毛;花冠小,漏斗状,长(8)-9-15毫米,淡玫瑰色或白色带紫色条纹,有毛,5浅裂;雄蕊5,较花冠短一半,基部稍扩大;雌蕊无毛,较雄蕊稍长,子房2室,每室2胚珠;花柱2裂,柱头2,线形。蒴果球形,2裂,长约4-5毫米。种子2-3枚,卵圆形,光滑,具喙,淡褐红色。 生长环境
银灰旋花属典型旱生兼性盐生植物,pH值多在8.0~8.5,达到9时也可生长,是盐碱化草地和各类草原群落常见的伴生种。喜干旱排水良好的生境,草原退化和盐碱化后其数量增多,它是草地退化和盐碱化的指示种。在退化和盐碱化的草地上可成为下层的优势种,在局部碱包上,上层草消失后也可成为优势种,形成小群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