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D模式(Transit-Oriented-Development)的定义是: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发展模式,指的是规划一个居民或者商业区时,使公共交通的使用最大化的一种非汽车化的规划设计方式。[1][2][3]
公共交通指的是火车站、机场、地铁、轻轨等轨道交通及巴士干线,以公交站点为中心,400~800米为半径,建立中心广场或城市中心。[3] 定义内涵
TOD即是指:“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发展模式”。其中的公共交通主要是指火车站、机场、地铁、轻轨等轨道交通及巴士干线,然后以公交站点为中心、以400~800米(5~10分钟步行路程)为半径建立中心广场或城市中心,其特点在于集工作、商业、文化、教育、居住等为一身的“混和用途”,使居民和雇员在不排斥小汽车的同时能方便地选用公交、自行车、步行等多种出行方式。城市重建地块、填充地块和新开发土地均可以TOD的理念来建造,TOD的主要方式是通过土地使用和交通政策来协调城市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交通拥堵和用地不足的矛盾。 一个时期以来,人们对“交通引导开发”(TOD, Transit Oriented Development)一词的准确含义并未作认真地思考,只是从字面上作简单的理解:一种城市开发的模式,城市要开发那里,首先把路开通到那里,道路先行,这就是交通引导开发。这与国内近年也十分流行的“服务引导开发”(SOD, Service OrientDevelopment),似乎两者是配对的开发模式。最为突出的现象,就是城市要向什么方向发展,就把新的市政府。或新的行政中心率先迁到那里。两者都基于“交通/服务设施一土地利用”相互关系的土地开发模式,其实是对“TOD”的片面理解。“公共交通引导开发”与“交通引导开发”的含义不尽相同。“公共交通引导开发”体现了公交优先的政策,而“交通引导开发”则根本没有反映这一关键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