惰性

人的本性之一
所谓惰性是指因主观上的原因而无法按照既定目标行动的一种心理状态,[1]它是人的本性之一;不易改变的落后习性;不想改变老做法、老方式的倾向。当一个人有惰性心理时,做事就会迟迟不行动,一拖再拖。[2]此外,惰性还指某些物质不易跟其他物质化合的性质,如:惰性元素、惰性气体。[3]

基本简介

惰性是一种心理状态。就是做事拖拖拉拉,爱找借口,虚度时光而碌碌无为,而人的计划、理想、抱负就在这拖拉与借口中变成了泡影。一个人一旦贪图安逸,并积习成性,就会给生活学习和工作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举例说:当某人考试成绩不理想后,心里计划要好好学习,在下次考试中取得好成绩。但每次准备学习的时候,都因为离考试时间还久远、或今天约好朋友出去玩等借口未开展学习,最终下次考试依然未能取得好成绩。这就是惰性带来的一个简单的负面效果。
如果说惰性是一个负面词汇,那么就这个词来说大部分人都有惰性,但这并不是一个有多么可恶的词汇,需要的是一种认知,认知的是惰性的本质,千万不要被一些书本式的陈词滥调模糊了双眼。

惰性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