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步桥-抖音百科
历史由来
始建年代无考。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木桥毁坏特甚。邑人张所望出俸金倡建易木为石,历三年费银6000余两建成。此后,清康熙至光绪屡经修建。其中以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重建规模较大,由李宗袁、周国桢[zhēn]及知县范延杰等捐银倡议重建,历时三年竣工。范延杰百步桥记云:“桥依吴郡万年桥式,筑石梭墩二,两岸?石,木横其中,铺砖于面,旁施栏槛”,“桥长二十四丈,广二丈有余,如龙如虹,翼然浦面,为邑之巨观焉”。清代最后一次重修改建是在光绪十二年,历时两年完工。据光绪十八年上海王承基撰百步桥碑文:“……比工竣,乃至靡番银万三千元有奇。桥长十九丈八尺,广丈二尺,梭墩?石,悉仍旧址,桥面易砖以石,栏杆易木以铁”。 大事件
在百步桥北堍[tù]原有卧龙庵施相公庙(建造年代无考),内供施相公塑像及嘉庆修桥碑。和卧龙庵相对的有福德祠,建于光绪十四年四月。此前桥堍无祠,因之流传为“桥神亭”。福德祠门嵌着一对石柱对联:上镌“百步跨虹梁,气象重新资众力”;“一亭如鸟翼,雨风小憩便行人”。神堂基石上联语是:“金绳开觉路,宝筏渡迷津”均与桥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