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姓是中国姓氏之一,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在第二百九十三位,[1]在2007年全国姓氏人口中排名第六十五位。谭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体,人口约455.3万,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28%左右,属于大姓系列。[2]谭姓人来源主要有两支,影响大的一支相传出自嬴姓,是伯益的后代,第二支源自姬姓,少数出自外族改姓。[3] 周初大封诸侯时,谭国为姒姓诸侯国,被封于谭国(今山东省章丘市西)。到了春秋初期,齐桓公称霸诸侯,于周庄王四年(公元前683年)吞并了谭国。谭国国君谭子逃亡到莒国(今山东莒县),而留在故国的子孙就以国为氏,称谭氏,史称谭氏正宗,是为山东谭氏。[4]
先秦时期,谭姓活动于山东和河南地区。历经秦汉晋南北朝,谭姓已经繁衍到各地。唐宋元之际的几次大移民和民族的融合,形成了典型的南方姓氏。明清时期,山东地区向东北的移民,以及清满洲八旗汉化过程的加速,形成了胶东和辽东两半岛的谭姓群。宋元明600年,谭姓人口增长低于全国人口的增长。宋元明期间,谭姓的分布总格局变化不大,其人口主要向东南、向西迁移。全国仍以湖南为中心,形成了湘、粤、川、赣谭姓大聚集区。[4] 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