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国神社 (Yasukuni Shrine) 位于东京都千代田区九段北。[2]占地10多万平方米,由鸟居、神乐殿、社务所、支社神殿、拜殿、游就馆、围栏等组成,是日本近代史上军国主义对外侵略扩张的精神支柱。[1] 靖国神社始建于1869年(明治维新第二年),由明治天皇下令建立的“东京招魂社”发展而来,1879年6月改称为“靖国神社”,只祭祀为天皇尽忠而死的人。[4][5]主要建筑为三殿一馆,规模巨大。其占地近10万平方米,呈长方形,有围墙与外界相隔。[6]供奉着自明治维新时代以来为日本战死的军人及军属,大多数是在日本侵华战争及太平洋战争中阵亡的日军官兵及三万名台湾高砂义勇军等日本兵。[7][1] 从整体布局看,有前后排列的御本殿、拜殿、奉安殿和右侧的游就馆,分20个展室,二楼10个展室按历史阶段展示。[8]南端入口处耸立着一个青铜制的高25米、长34米的大牌坊(俗名"鸟居"),前行不远便是近代日本陆军创始人之一大村益次郎的雕像。2005年6月,靖国神社内建造了帕尔功绩碑。后院有拜殿等主建筑群。[6]2021年10月17日,岸田文雄以“日本首相”的名义向靖国神社供奉了祭品。[9]2022年4月21日,岸田文雄在“春季例行大祭”期间向靖国神社供奉了名为“真榊[shén]”的祭品。[10]而后,岸田文雄先后于2022年、2023年以及2024年委托他人向靖国神社供奉“玉串料”(祭祀费)。[11][12][13]2025年8月15日,日本首相石破茂向靖国神社供奉了“玉串料”(祭祀费)。[14] 名称来源
靖国神社建于1869年,最初称“东京招魂社”,1879年被明治天皇改为现名,“靖国”取自《左传》“吾以靖国也”(意为使国家安宁)。该神社起初用于祭祀明治维新内战中效忠天皇的阵亡军人,后来把明治维新以来历次战争中死难者的亡灵都作为神来祭祀,是日本“国家神道”的核心设施。[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