邠宁节度使

乾元二年始设置的官名
邠宁节度使是唐朝设立的一个行政区划单位,成立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最初设治所于邠州(今陕西彬县)。该节度使最初管辖九州,后因行政调整,将其中四州划归渭北(鄜坊)节度使。邠宁节度使的主要辖区包括邠州、宁州、庆州等地,大致对应现今陕西省彬县、永寿旬邑长武以及甘肃省东部环江马连河流域以东地区。历史上,邠宁节度使曾有多位著名将领担任过此职,其中包括郭子仪马璘[1]

历史沿革

邠宁节度使自成立起,经历了多次行政变更。在唐代宗大历时,一度与朔方节度使合并,由郭子仪兼任邠宁节度使。到了光启元年,更名为静难军节度使。此后,王行瑜、李继徽(杨崇本)等人相继在此地割据。最终,在后梁乾化四年(914年),邠宁节度使被后梁吞并。宋代也设置了静难军节度,而金朝则将其废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