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方舟(1900年—1927年),原名于兰渚,又名芳州,曾用名于绍尧、于绍舜,宁河县俵口村人。中国共产党早期著名革命家,天津共产党和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创建者和领导者。[1][2]
于方舟1900年9月15日生于直隶省宁河县(现为天津市宁河区)俵口村一个农民家庭。1917年秋,于方舟考入天津直隶省第一中学。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于方舟立即投身于反帝爱国斗争的革命洪流。他组织“学生救国团”,任团长,并先后当选为天津学生联合会评议委员、天津市各界联合会学生代表。9月,他倡导组织了进步团体“新生社”,创办了《新生》杂志。1919年五四运 动爆发,于方舟立即投身于反帝爱国斗争的革命洪流。他组织“学生救国团”,任团长,并先后当选为天津学生联合会评议委员、天津市各界联合会学生代表。9月,他倡导组织了进步团体“新生社”,创办了《新生》杂志。[1][2] 1922年,于方舟经李大钊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李大钊领导下,建立社会主义青年团天津地区执行委员会,任委员长。第一次国共合作时,于方舟代表直隶省出席了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当选为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候补委员,并任直隶省党部执行委员。同年,在中共中央和地方区委领导下,主持成立了中共天津地方执行委员会,任书记。1927年10月,北方局制定了《北方暴动计划》,决定在京津地区发动大暴动。于方舟以中共顺直省委组织部部长身份领导了冀东第二次玉田暴动。分散突围时于方舟不幸被捕。1927年12月30日晚,于方舟被敌人杀害,年仅27岁。[1][2] 人物生平
1919年秋考入天津直隶省立第一中学。在学校,于方舟一面刻苦学习,一面关注着祖国 和人民的命运。面对破碎的神州,他忧心如焚,遂以“方舟”为名,自期自奋。五四运动爆发后,他立即投身于反帝爱国斗争的革命洪流。5月6日晚,他代表直隶一中参加了天津各中等以上学校代表的紧急会议。回校后,他立即组织了直隶省立第一中学学生救国团并被推举为团长。随后,他代表直隶一中出席了“天津学生临时联合会”的组成会议,参加了5月7日“国耻纪念日”示威游行的组织领导工作。5月14日天津学生联合会正式成立,于方舟被选为天津市学联会评议会的委员,随后又被选为天津市各界联合会学生代表之一。他带领直隶一中的学生,参加了天津15所中等以上学校的罢课斗争。以后,他又组织了“新生社”,出版《新生》杂志,和周恩来领导的“觉悟社”一起,为团结天津进步青年、传播革命真理共同开展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