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穆禄·舒赫德

清朝时期官员
舒穆禄·舒赫德(1710年-1777年),号明亭,谥文襄,满洲正白旗人,礼部侍郎徐元梦的孙子,清朝时期的军事将领和政治人物。[1]
舒赫德在雍正六年(1728年)任笔帖式,后改任内阁中书。之后,舒赫德历任包括陕甘总督、翰林院掌院学士等多个要职。舒赫德在乾隆二年(1737年)上疏建议将闲散八旗安置东北屯垦,并赎还典于民人的旗地,得到乾隆帝的批准。乾隆四年,舒赫德由内阁侍读学士擢副都御史,迁刑部侍郎。乾隆六年(1741),舒赫德兼办步军统领事务。在任内,舒赫德整顿京营满蒙旗兵,加强京师防务。乾隆十三年(1748),舒赫德任兵部、户部尚书,军机大臣。乾隆十四年,舒赫德为参赞大臣,同大学士、经略傅恒平定大金川土司莎罗奔叛乱。乾隆十七年(1752),舒赫德同侍郎玉保赴北路军营。驻军伊犁,统兵镇抚准噶尔地。[1]
乾隆十九年,清用兵准噶尔,舒赫德以指挥作战懦怯不前革职。乾隆二十三年(1758),舒赫德驻防阿克苏。时将军兆惠追剿回部霍集占被围,舒赫德被授参赞大臣,与定边右副将军富德会兵救援,败博罗尼都。二十五年,舒赫德复驻阿克苏,定设官、授禄、赋税、土田之制。后来,舒赫德回到京城,调刑部尚书等职。乾隆乾隆三十一年(1766),舒赫德暂署甘陕总督。乾隆三十三年,舒赫德为参赞大臣赴滇筹办军务。乾隆三十六年(1771),土尔扈特部渥巴锡汗率3万户返回祖国,众朝臣疑为伪降,舒赫德力排众议,赴伊犁迎接渥巴锡,妥善安置其部众。乾隆三十八年(1773),舒赫德晋武英殿大学士、户部尚书。参与镇压山东寿张(今阳谷东南)人王伦领导的农民起义。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舒赫德卒于家中,谥号文襄。[1]

正文

人物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