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甲集位于广河县东部,是临夏回族自治州的东大门,洮河与广通河交汇于此,东与临洮县隔河相望,南接康乐,北邻东乡县,距省城兰州、州府临夏均70千米。全镇总面积91.42平方千米,共辖15个行政村,157个合作社,7964户,人口4.86万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达532人,回、东乡族等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8%。地势西高东低,南北山峦起伏,中间呈带形川谷,平均海拔1850米。境内主要河流有洮河、广通河。光、热、水、电资源充足,是广河县的精华地带。康临高速、兰郎公路纵贯全镇,甘川公路、兰临高速公路毗邻而过,是沟通临夏与省会兰州以至祖国东西部联系的交通要冲。[1] 三甲集镇集市贸易活跃,市场交易的主要产品有羊毛、羊皮、牛皮、茶叶、木材、粮食、牲畜、糖果、摩托车、副食品、服装、布匹、山土特产等15大类1500多个品种;有各类摊点1345处,固定商贸网点817处,从业人员3500多人。三甲集有九大专业市场,远近闻名,市场占地面积10.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7.7万平方米,即畜产品交易中心、牛羊市场、粮食市场、茶叶市场、木材市场、摩托车市场、蔬菜市场和上集综合市场,另外还有一个全州独一无二的劳动力市场。集市年吞吐羊毛3万多吨,皮张400万张,茶叶120万公斤,木材3000立方,粮食4000吨,牲畜2.6万多头,糖果2500吨。2013年集市贸易成交额2.3亿元,全县近一半以上的税收来自三甲集市场。群众商品意识浓厚,全镇进入流通领域的农民有5000多人,超过劳动力总数的50%,足迹遍及全国各地。三甲集不是林区却拥有全省较大的木材市场;不是牧区但有全国首屈一指的皮毛市场;不产茶叶却形成了全州乃至全省最大的茶叶批发市场。[1]
2014年7月,三甲集镇被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2]2016年,厦门市区两级财政在三甲集镇投资兴建了火炬小学,为当地少数民族子弟提供更好的教育条件。[3] 历史沿革
1949年前,为三甲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