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食肉恐龙-快懂百科
食肉恐龙是2亿多年前爬行动物中是数量最多的一种动物,[1],根据腰带骨骼的形状和生长方式可将恐龙分为蜥臀类和鸟臀类两大类,而食肉恐龙都属于蜥臀类[2]。 食肉恐龙都是用两足行走的[3],其爪子通常大而尖,有明显的弯曲弧度,两侧之间是扁平的[3]。食肉恐龙靠吃食植物的恐龙来维持生计[4],小型食肉恐龙经常用爪子袭击猎物,而大型食肉恐龙前肢弱小,头骨巨大,还具有很大的咬力和撕裂力,一般用牙齿来袭击猎物[5][6]。白垩纪的食肉恐龙以霸王龙最为著名[7],其身长约13米,体重达可6~8吨[1],而最小的食肉恐龙叫秀颌龙,与家鸡一样大小,长有一条长长的尾巴[8]。另外生活在白垩纪晚期的食肉恐龙还有窃蛋龙、棘龙和雷克斯暴龙等[9]。 简介
食肉恐龙都有较大的头和嘴,嘴里的大而弯曲的利牙。例如我国四川发现的永川龙就有尖锐的带锯齿的、向后弯曲的牙齿。例如,蜥脚类恐龙有勺形齿或钉状齿,便于剪断茎和叶。这是因为它们主要吃苏铁类和蕨类植物。鸭嘴龙类主要吃的是石松类植物木贼,这种植物含硅质较多,十分坚硬,所以鸭嘴龙的嘴里上下左右都有牙齿,一个接一个,密密麻麻排成许多行,最多的可达两千多颗,这是对长期吃硬食的一种适应。此外,肉食性恐龙有大的头骨和腭骨,脖子粗短,一般用后肢走路。而素食性恐龙头小脖子长,一般用四条腿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