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佛王国(英文名:Johor Sultanate[2],马来西亚语:Kesultanan Johor[1]),是马来西亚的一个伊斯兰政权,也是马六甲王国的继承者。 [1] 1511年,葡萄牙人用武力占领马六甲,国王苏丹玛末逃到马来半岛南部的柔佛。[3]1528年,马六甲苏丹国后裔苏丹阿拉乌丁·黎阿耶·沙建立了柔佛王国,并在旧柔佛设立王宫。他所建立的王朝统治柔佛直至1699年苏丹马末驾崩。由于苏丹马末没有合法子嗣,柔佛的治理权便转移至本达哈拉王朝。该王朝由曾效力于马六甲苏丹国的大臣们组成。1769年苏丹马末三世册封天猛公阿都·拉曼,开启天猛公王朝。1855年《柔佛条约》签订,苏丹阿里将治权移交天猛公伊布拉欣,标志着现代柔佛苏丹国的建立。天猛公伊布拉欣建设伊斯干达·布特里(后更名为新山)作为行政中心,推行港主制度发展胡椒甘蜜产业,开启柔佛现代化进程。苏丹阿布·巴卡(1862-1895在位)推行宪政改革,1885年《英柔条约》确立其苏丹地位,1895年颁布《柔佛州宪法》,设立行政体系与勋衔制度。苏丹伊布拉欣(1895-1959在位)任内完成铁路建设 与新柔长堤,推行义务教育,确立马来语官方地位。后续苏丹伊斯迈、伊斯干达持续推动经济发展,成立柔佛机构、东南柔佛发展区等机构。现任苏丹伊布拉欣二世于2010年继位,延续王室亲民传统。[2] 柔佛王国在马来西亚的历史中占有重要地位,是该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关键参与者。[4] 历史发展
早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