斟鄩

位于河南洛阳偃师区的夏朝遗址
斟鄩(zhēn xún),为史籍记载中夏朝的都城。据《竹书纪年》记载,从夏朝第三任君主太康开始,到夏桀皆以斟鄩为都,“斟鄩”当是由夏族斟鄩氏而得名,这是洛阳城市的开端,因此,斟鄩也是洛阳最早的名称之一。其位置在洛阳盆地故洛州巩县西南五十八里处。1959年夏,发现了二里头遗址,并初步被确认为夏代中晚期都城斟鄩的遗址。[1][2]
夏代共十七王,历时470年左右,在斟鄩建都的时间约百年之久,偃师二里头“夏都斟鄩”的发现,进一步证明了夏族先民、夏王朝以河洛地区为活动中心,也为洛阳城市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3]

有夏之居

斟鄩(zhēn xún),是夏朝古都。夏禹始建都于阳城,后迁阳翟。阳城在登封,阳翟在禹州,均离洛阳不远。夏王朝的第三个帝王太康都斟鄩。根据众多史料记载,夏都斟鄩的位置大致在伊洛平原地区:
古本《竹书纪年》记载:“太康居斟鄩,羿又居之,桀亦居之。”[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