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濆

朱濆
朱濆,汉族,生猝为(1749~1808年) ,是福建云霄岳坑村人。

正文

生性强悍,有胆略、讲义气。其祖父从事商运,其父年轻时就因造船往返于船场之间,生2子,长朱濆、次朱渥。
朱濆少年时跟随父亲造船或运输,更多的时间往滨海地区交游。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23岁的朱濆已拥有一批随从伙伴,经常随船出海。后被公推为船运帮主。乾隆末至嘉庆初,朱濆率先组建海上商运船队,与濒江地区有商运历史传统的中小船商、渔夫、舵手、船工等合伙,集资自立机构造船,发展自己的船运队伍。开始主要贩运粮食等农副产品,后增加营运布匹、陶器、靛青、糖、茶、盐鱼等,停泊的港口有闽的马尾同安,粤的南澳澄海,浙的宁波台州台湾鹿港、淡水等,在云霄的船场,漳浦的古雷等澳坞埠头均设司账管理人员。滨海一些谋生无路的贫民和无力自卫的小船(商)民、船夫等纷纷加入,有的为挣脱当政敲榨勒索而入伙,有的为伺机附船渡台而来,船队扩大到三四千人。
朱濆发展海上商运,冲破了清朝海禁,清廷以1000两银的赏格要擒杀朱濆,同时“编制保甲,严杜接济”,连卖水果给朱濆船队都要获重罪。而濒海村民仍密切配合朱濆进行商运,为避过饷关的水上巡缉,约定用小船驳货到挂有标志在桅杆的船上,以及时交接。在福建云霄浦、马尾广东澄海等地,朱濆与群众都有密切通往关系,替其采购土特产和运销转售外来商品。而且官兵与他也有交往,实是伙同朱濆贩运互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