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寅仙

中国陶瓷艺术大师
汪寅仙(1943年6月16日-2018年2月28日),女,汉族,江苏宜兴人,是中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1][2]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3][4]
1976年,汪寅仙参加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举办的"日用陶瓷美术设计"培训班进修学习。1995年8月,她参加了北京第四届世界妇女大会,并作现场操作表演,[5]1973年,汪寅仙进入紫砂厂研究所,专门从事紫砂陶造型设计,1975年,进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进修。1982年,任紫砂工艺厂研究所副所长。[6]1988年获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及省“三·八”红旗手标兵;1989年获全国劳动模范及全国“三·八”红旗手,1993年被国家评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第三届)等荣誉称号。1995年出席在北京举办的第四届世界妇女大会并操作表演,1997年4月被中央电视台作为东方之子播出,2001年10月在北京中国工艺美术珍宝馆举办“汪寅仙紫砂艺术展”。[7]汪寅仙因病医治无效于2018年2月28日逝世,享年75岁。[8][9][10]
汪寅仙的作品有紫砂茶具、酒具、咖啡具、花盆、瓶、文房雅玩、陈设陶件等。其中,有三件被故宫博物院收藏,两件被中南海紫光阁收藏陈设。此外,中国历史博物馆上海博物馆南京博物院、中国工艺美术珍宝馆、香港茶具文物馆台湾历史博物馆、无锡博物院、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英国大英博物馆均收藏其代表作品。汪寅仙还撰写了《紫砂塑器——花货》《曲壶设计制作的几点体会》《宜兴紫砂陶》《陈鸣远陶艺欣赏》《朱可心师傅的敬业精神鼓舞着我们》《忆顾景舟大师,扬紫砂艺术》《忆启蒙老师吴云根》《怀念裴石民先生》《曼生壶风采依然》等20多篇论文与回忆文章,参加海内外学术研讨与交流。[5]

人物经历

1943年6月16日,出生于江苏省宜兴市丁蜀镇陶瓷世家。 1956年7月,毕业于江苏省宜兴市丁山小学; 11月,汪寅仙虚报自己的年龄,考入蜀山陶业生产合作社紫砂工场,成为一名紫砂学徒,她遇到的启蒙老师是吴云根艺师。汪寅仙在吴云根的教导下,技艺上日益长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