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睿

东汉时期大臣
王睿(?-190年),字通曜,琅[]临沂(今山东临沂市)人。东汉大臣东晋太保王祥伯父[1]
王睿出身名门琅琊王氏,凭借家族影响力,仕途顺遂,官至荆州刺史,并将荆州治所从武陵郡汉寿县迁至南郡江陵县,加强对荆州的掌控。中平四年(187年),零陵人观鹄自称“平天将军”起兵反汉,攻略零陵与桂阳两郡,汉灵帝令王睿和长沙太守孙坚共同平叛。但王睿出身士族,自视甚高,对寒门出身的孙坚态度轻慢,致孙坚怀恨在心。初平元年(190年),董卓乱政,关东牧守会盟讨董。王睿作为诸侯支持讨董,可他与部下武陵太守曹寅不和,扬言杀曹寅后再与讨董联盟会师。曹寅害怕,伪造光禄大夫温毅的檄文,称其有罪,让孙坚逮捕处决他再上报朝廷。孙坚虽知书信有假,因与王睿积怨,仍借机袭击。王睿见孙坚带兵前来,开始以为士兵求赏,发现孙坚后很惊讶。孙坚称奉朝廷之命,王睿问罪,孙坚答“无知”。王睿走投无路,吞金自杀,刘表继任荆州刺史。[1]

人物生平

王睿,字通曜,西晋太保王祥之伯父也,受任为荆州刺史。初平元年(189年),董卓欺君乱政,长沙太守孙坚出兵讨伐董卓,途经襄阳,要求王睿一同出兵。王睿与武陵太守曹寅不和,宣言孙坚只有杀死曹寅,才会出兵。曹寅怕孙坚真的攻打,于是伪造“诈作案行使者光禄大夫温毅[2]的檄文,列举王睿罪状,挑唆孙坚逮捕王睿,来个先斩后奏。孙坚误信为真,便返回襄阳,擒拿王睿。王睿走投无路,吞金自杀,继任者为刘表

人物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