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荒野豌豆

豆科野豌豆属植物
救荒野豌豆(拉丁学名Vicia sativa L.),别名野豌豆(中药名)、马豆草,为豆科野豌豆属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高15~90(105)厘米,茎斜升或攀缘,单一或多分枝,具棱,被微柔毛,先端圆或平截有凹,具短尖头,基部楔形,侧脉不甚明显,两面被贴伏黄柔毛,种子4~8粒,圆球形,棕色或黑褐色,种脐长相当于种子圆周的1/5;花期4~7月,果期7~9月。[1][2]
救荒野豌豆原产于欧洲南部、亚洲西部,在中国各地广泛分布。[3][4]主要生长在海拔50~3000米的荒山、田边草丛及林中,海拔横跨盆地到高原。[3]其味甘、辛,性温,含萜类、黄酮类、氨基酸等,有着补肾调经、祛痰止咳的作用,主治肾虚腰痛、遗精、月经不调、咳嗽痰多、外用治疗疮。[2]

来源

救荒野豌豆指的是豆科植物救荒野豌豆的全草或种子。[4]

采收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