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都郡

今河北省冀州区下辖区域
信都郡,古郡名,所辖范围在今河北省冀州区一带。始置于西汉高帝六年(前201年),为新莽易名。东汉光武帝恢复郡名,汉明帝再度将之易名。隋炀帝时重置,唐初复为冀州;后唐玄宗一度恢复,但最终为唐肃宗罢止。[1][2]

西汉始置

西汉高帝六年(前201年),设置信都郡,治信都县(今河北冀州市旧城)。汉景帝前元二年(前155年)改信都国为广川国。建昭二年(公元前37年)广川国改称信都国(郡),属于冀州。仍治信都,领信都、辟阳、扶柳、昌成、下博、桃、观津、东乡、历、高堤、平堤、武邑、广川、南宫、东昌、西梁等县。公元9年,王莽把信都国改称新博,把信都县改称新博亭。

东汉恢复

东汉建武元年(25年)恢复信都郡县名。领信都、阜城、扶柳、南宫、经、武邑、观津、堂阳、武遂、下博、饶阳安平深泽十三个县。仍属于冀州。永平15年(72年),改信都郡为乐成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