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鲵[ní]属(学名:Andrias),有尾目隐鳃鲵科两栖动物。俗称“娃娃鱼”。大鲵属有中国大鲵(Andrias davidianus)、日本大鲵(Andrias japonicas)、美国大鲵(Cryptobranchus alleganiensis)三种。大鲵属是由3亿6千万年前古生代泥盆纪时期水生鱼类演变而成的古老的两栖类动物,“中国大鲵即大鲵,为中国特有物种。”[8][7][9] 从改革开放的1978年到1999年间,大鲵属野外种群曾经广泛的分布于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珠江流域的中游、上游地区及其支流的淡水生态系统中,也有部分种群分布于珠江、长江中下游,遍及于中国中部、南部和西南等17个省、市、自治区共205个县市。中国大鲵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1995年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中。1998年被《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列为极危(CR)物种。2016年被《中国脊椎动物红色名录》列为极危物种。[8] 2022年在江西的纯系大鲵野生种群,被认定为又一大鲵新种:江西大鲵。同年5月,科研人员在江西省靖安县潦河省级自然保护区和九岭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现了该大鲵野生种群。纯种江西大鲵的发现,为中国大鲵的保护带来了希望。[10]2023年7月,《动物学杂志》正式出版了生科院黄松教授团队研究和描述的新物种:祁门大鲵。为安徽省两栖爬行动物学研究做出突出贡献。[11] 形态特征
大鲵体大,全长1米左右,头宽大而扁平,眼很小,无眼睑,眼位于头背面,靠近吻端,口裂大,四肢短扁,指4趾5,尾短而侧扁,体表有许多由两个疣粒紧密相连成对的疣瘤(是侧线器官,日本大鲵是单个的不成对)。体侧具纵行皮肤褶。体色变异很大,通常见到的有以褐色、浅棕色、红棕色或暗黑色为底色,再杂以较淡或较浓的斑块,斑块形状、大小、位置都有变化,也有无斑块或纯色者。[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