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管状腺瘤-抖音百科
管状腺瘤(英语:Tubular adenoma),又称“腺瘤性息肉”,是一种常见的腺上皮良性肿瘤,常发生于肠道、乳腺、大肠腺瘤等部位。[2][3][4][5]肿瘤表现为增大的结节,无疼痛和麻木的等伴随症状,高峰发病年龄为60~70岁,50岁以前者少见。男性略少于女性。[3] 管状腺瘤绒毛成分占20%以下。腺瘤呈球形、椭球形或不规则形,表面光滑或呈分叶状,色粉红,质实,常有长度粗细不等的蒂附着于肠黏膜。管状腺瘤癌变率为10%~15%。瘤体越大,恶变率越高。[2]肿瘤由排列成互相吻合的细条索的柱状上皮细胞构成,肿瘤细胞常呈串珠样排列。间质的特点是细胞少,血管丰富。[3]管状腺瘤直径在0.5~2.0厘米,界限清楚,浅黄色至褐色。有些管状腺瘤有纤维性包膜,但较小的肿瘤无包膜。[3] 管状腺瘤需要与腺样囊性癌鉴别,特别是多灶性和筛状时不要误诊为癌。此外基底细胞腺瘤管状型极为相似,均可形成大小不等的管腔,管腔内常见粉染的黏液。[3]管状腺瘤为好发于小涎腺的良性肿瘤,肿瘤有完整包膜,采用手术切除,预后良好、复发罕见。[3] 临床表现
涎腺管状腺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