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部中医虚劳证治专著,该书理法方药俱备,文字简要而重点突出,对虚劳的病机阐发、论治大法和预防措施都子成体系,对中医虚损学说的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其对虚劳病机的认识,对虚劳辨证、审脉、立法、制方、选药的独特见解,至今仍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内容简介
成书于公元1644年,作者汪绮石,生卒年不详。本书创造性地提出了六因学说,完善了虚劳的病因理论,认为虚劳是由先天之因、后天之因、痘诊及病后失理之因、外感之因、境遇之因、医药之因六个方面产生的;认为虚劳的发病机制都与火关系密切,或为虚火,或为伏火。虚火指的是动于气而未着于形之火,即浮越于外的虚阳,属于阳虚病变,总是由于少火衰微,元阳不足所致。伏火指的是先动于气,久而渐着于形之火,即阳亢,属于阴虚病变,多由阴虚火动、火盛生风所致;作者认为肺为五脏之天,脾为百骸之母,肾为性命之根。治肺要清金保肺,无犯中州之土。治脾要陪土调中,不损至高之气。治肾要金行清化,不觉水自流长,金水才能归于一致。肺主气化,象征天道乾卦,脾主运载生化,象征地道坤卦,乾中得坤,故为离卦,坤中得乾,故为坎卦,坎离交媾[gòu],水火既济。作者认为肺脾为至尊之位,提出了三本两统的观念。所论新颖创建,颇具特色;作者对虚劳强调未病先防,已病防变,主张要注意情志、劳倦、时令、节气、药禁以防止病情加重,并坚持治疗,以防止半途而废。 节选
陈序岁甲戌,予守毗陵,得一士,柯子心斋。其先世浙慈人也,家传忠浓,多业医者,令祖锦堂家学,隐识为远到材,迄今二十载矣。一衿潦倒,蹭蹬场屋,岂其爱博而不专欤[yú]?顾多才者多艺,不相妨也,遇合会有时耳。予患头风,访医仰药,无纤毫之效。心斋诊予脉,乃云治病不求其本,真为头痛治头。缘制一方,却与所患不相涉,服后痛渐愈,不啻[chì]陈琳之檄。及见伊芳令伯德修所刻《理虚元鉴》,因知心斋制方之意之所由来也。德修柯君,虽未晤言,其学业之渊博,已于所订者窥见一斑。且是书沉埋剥蚀,历有年所,当世不知有是书,即见之,谁复知为绮石作者。今柯君不掠美,以付剞[jī]劂[jué],参订而表彰之,更可见其用心之浓矣。噫!学固贵崇其本,业必有待乎时,不独医道也。是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