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易里(1906年10月3日—2002年4月),原名郑雨笙,曾用名郑重良,出生于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上郑井。他是中国著名的农学家、科技情报专家,同时也是电脑汉字形码理论体系的奠基人之一。郑易里在其职业生涯中主要从事马列主义著作的编译和出版工作,主编了《英华大词典》等重要的英汉翻译工具书。他还参与了《苏联农业科学》、《农业科学译报》等农业科技刊物的主编工作。在计算机中文处理领域,郑易里是国内最早开始汉字形码研究的人士之一,他对计算机在科技信息领域的应用起到了先导和推动作用。他主持的《ZN电脑汉字26键拆根编码方案》获得了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而他提出的《字根通用码》则被命名为“郑码”,并因此获得全国科技信息优秀成果一等奖。[1]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郑易里出生在一个由雇农起家的小地主家庭,家中共有七个兄弟,他是其中最小的一个。尽管家境贫寒,但他从小表现出超凡的智慧。童年时期的郑易里主要依靠放牧、种植豆类作物和偶尔的私塾教育度过。他的父亲性格坚强果断,母亲则温顺善良,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性格特质在他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郑易里虽然体质虚弱,但个性坚定,八岁时就在家里带头剪掉自己的长辫子。1920年,随着家境逐渐改善,他在二哥的帮助下离开了家乡,前往昆明接受英语教育。在那里,他接触到了诸如《格列佛游记》和《鲁宾逊漂流记》等外国文学作品。
政治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