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万国公法-抖音百科
《万国公法》(英语:Elements of International Law)直译为《国际法原理》,是美国法学家亨利·惠顿写的一部国际法著作,于1836年出版。这部著作出版后,被翻译成西方各国语言;随后被翻译成汉语和日语,对近代国际法体系有着深远的影响。 相关事件
美国传教士丁韪良在美国驻华公使华若翰、蒲安臣的建议下,将这部著作译成中文,后来得到总理衙门的官员崇厚的支持,于1863年完成。1864年,由京都(京师)崇实馆刊行,定中文译名为《万国公法》,1865年正月进呈御览。同年,丁韪[wěi]良被聘为为同文馆教习,本书成为同文馆生徒修习的重要课目。恭亲王奕䜣称此书与“中国制度原不尽合,但其中亦间有可采之处”,遂令总理衙门拨银500两以助刊印。总理衙门刊印300部,颁发各省督抚备用。 该书首次向中国人介绍了领水理论,清朝官员曾运用成功处理了“普丹大沽口船舶事件”,对鼓舞清政府引进西方国际法起了很大作用。 书名
1.分释义明源、论诸国自然之权、论平时往来、论交战等四卷。除讲解国际间和战及外交惯例外,突出宣扬殖民主义,鼓吹变弱小国家为西方资本主义的保护国。曾受到早期改良派郑观应的批判。2.瑞士人瓦特尔著。留粤美籍医师派克译。1839年(道光十九年)刊行。内容、体例与前书相近。此外,上海江南制造局亦译有《万国公法》数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