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亚历山大图书馆位于埃及亚历山大,[1]由托勒密一世创建于约公元前367-前283年,[2][3]在托勒密二世、托勒密三世时期达到鼎盛,[4]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图书馆之一,被誉为“文化灯塔”。[5] 古亚历山大图书馆内收藏有公元前400年至公元前300年的珍贵手稿。[6]在鼎盛时期,其藏书量达50万卷(另有70万卷、90万卷的说法),仅图书目录就达120卷,收藏了地中海沿岸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的大批哲学、诗歌、文学、医学、宗教、伦理和其它科学著述和孤本书,[7]使其成为古代世界第一座最大的综合性图书馆。[8] 公元前48年,[9]罗马统帅凯撒在亚历山大港口纵火焚烧敌军舰队,大火殃及到古亚历山大图书馆。在布鲁却姆的总馆被焚,包括许多古埃及珍贵孤本在内过半珍藏被毁。公元391年,亚历山大城主教提阿非罗在同修道士们的斗争中带领一帮基督教徒摧毁了位于六翼天使神庙的古亚历山大图书馆分馆。[10] 1974年,埃及历史学家建议重建亚历山大图书馆。2001年,新亚历山大图书馆全部完工。2002年10月16日,有“世界最佳建筑”之称的新亚历山大图书馆正式开馆。[3]新馆位于托勒密王朝时期图书馆的旧址上,俯瞰地中海的海斯尔赛湾,由主馆、会议中心和天文台三部分组成。[11]新馆总面积8.5万平方米,高33米,共13层。[3]新落成的图书馆主体建筑为圆柱体,顶部是半圆形穹顶,会议厅是金字塔形。其主体建筑像是一轮斜阳,象征着普照世界的文化之光。在外围的文化墙上,镌刻着包括汉字在内的世界上50种最古老语言的文字、字母和符 号,凸显了文明蕴藏与文化氛围的构思和创意[12]。
新亚历山大图书馆将其宗旨确定为:世界认识埃及的窗口,埃及认识世界的窗口;应对数字时代挑战的重要措施;人民和文明对话的中心。[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