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壤之战

明万历朝朝鲜战争中战斗
平壤之战是明万历朝鲜战争中的关键战役。1593 年,明军约 4 万攻打平壤日军。明军火炮强攻、分路作战,日军抵抗,最终日军大败,此役扭转朝鲜战局,鼓舞中朝联军士气。这次战役,史称平壤之战。[1]
1592 年日本丰臣秀吉侵朝,迅速占平壤等多地,朝鲜向宗主国明朝求援。1593 年 1 月 8 日,援朝明军约 4 万对阵日军约 3 万余人打响平壤之战。明军兵分三军,携大将军炮等精良火器;日军以小西行长部为主力,凭火绳枪及城外据点设防。战前有小冲突,攻城时明军炮火先行,诸将依战术分路强攻。此役日军死伤过万、小西行长南逃,明军亦有伤亡,却成关键转折点,扭转朝局、提振士气。[1]

战役背景

1592年,日本的实际统治者丰臣秀吉发动十四万大军,渡过朝鲜海峡,于四月十三日在朝鲜釜山登陆,开始了侵朝战争。日军一路所向披靡,连克汉城、开城、平壤朝鲜军民望风皆溃,国王李昖放弃京城,逃到义州,接二连三地派使臣赴明朝求援。
作为朝鲜宗主国的明朝,虽然已经逐渐平息了日本海盗在沿海地区的侵扰,但是对日本仍存戒心,对日本的对外扩张政策不会坐视不管,遂决定进行抗日援朝之战,兵锋直指平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