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汝栋(1889年—1952年 ),四川铜梁(现重庆市铜梁区)人,毕业于四川陆军军官速成学校,原国民党陆军上将。[1][2][4][3]
辛亥革命前夕,郭汝栋在重庆府中学堂求学。彼时,他加入张培爵组建的“炸弹队”,成为一颗“人肉炸弹”。[2]北伐时期,他升任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军第九师师长。[1]1926年,北伐战争胜利推进时,郭汝栋在四川各军中率先“易帜”,主动撤下代表北洋政府的五色旗(汉、满、回、藏、蒙五色),改挂国民党的青天白日旗,成为四川第一个这样做的人。[2]1931年,郭汝栋晋升为陆军第43军军长。[4]抗日战争爆发后,郭汝栋积极投身于淞沪会战。[1]“七七事变”后,郭汝栋主动请求抗战,获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批准,随即奉命前往上海战场。[2]1938年,因健康原因,郭汝栋辞去军职,返回四川休养。[4]1949年12月,郭汝栋在成都迎接解放。[4]1952年,郭汝栋在成都逝世,终年六十三岁。[3]
人物生平
辛亥革命前夕,郭汝栋在重庆府中学堂求学。随后,郭汝栋跟着四川革命先驱张培爵投身革命,加入了张培爵组建的“炸弹队”,成为一颗“人肉炸弹”。辛亥革命后,郭汝栋获得保送资格,进入四川陆军军官速成学校专攻工兵学科。1913年,他从该校毕业。之后,郭汝栋在川军第二师工兵营担任排长,继而升任连长,后又晋升为营长。[2]
1914年,郭汝栋在川军第二师刘存厚部立下战功。[4]北伐时期,他升任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军第九师师长。[1]1926年,北伐战争胜利推进时,郭汝栋在四川各军中率先“易帜”,主动撤下代表北洋政府的五色旗(汉、满、回、藏、蒙五色),改挂国民党的青天白日旗,成为四川第一个这样做的人。此举使他获封川鄂边防副司令,成功脱离杨森控制,成为一股独立力量。[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