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觉寺

明代南京的八大国寺之一
宏觉寺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东善桥镇祖堂山,始建于南朝梁天监二年(503),本名佛窟寺,唐代改名长乐寺,亦称资善院,又名福昌院。[1]宏觉寺背依牛首山,面对云台山,左右群山环抱,地理位置较好。[2]宏觉寺是明代南京八大国寺之一。[3]
历代多有法融禅师驻锡于此,开宗立派,称“牛头宗”。大历元年(766),唐代宗感梦而建七级浮屠。南唐时,南唐后主李煜更改寺名为弘觉寺;宋太平兴国年间改称崇教寺,明初仍名佛窟寺;正统年间再改为弘觉寺;清代,为避乾隆帝讳,改为宏觉寺,乾隆南巡时曾临幸寺庙,并为其大殿题写“万法皆如”匾额。民国时,寺庙一度改名普觉寺,日渐败落,再经兵火焚掠,寺庙建筑几乎荡然无存。直至1993年,经政府批准,寺庙才得以在祖堂山重建。[1][2]
1956年,当地曾在宏觉寺塔底发现地宫,经发掘,清理出一座鎏金喇嘛塔[1]

寺庙简介

宏觉寺塔,位于牛首山东峰的西南坡,海拔标高180.50米。宏觉寺塔始建于唐大历九年(774年),相传是唐代宗李豫为“感梦而筑”,后毁,现塔身是明初重建。宏觉寺塔七级八面,高25米,用砖砌成。塔每面开壶门一座,小窗两扇,每层均挑出雕木飞檐。宏觉寺塔是南京现存最雄伟的砖制仿木结构楼阁式古塔,登临塔上,南郊风光一览无余。1956年7月14日游人在宏觉寺塔底层发现地宫,地宫上园下方,藏有文物,经南京博物院派人发掘,清理出鎏金喇嘛塔一座,塔高0.35米,须弥座高0.16米,塔底刻有“金陵牛首山弘觉禅寺永充供养”和“佛弟子御用监太监李福善奉施”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