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孔昭

明朝时期文选郎中
黄孔昭(1428年-1491年),原名曜,后以字行,又改字世显,号定轩,晚号洞山迁叟。他是明朝政治人物,出生于浙江黄岩县(今浙江省黄岩县)。1460年,黄孔昭中进士,先后担任户部屯田主事、都水员外郎、文选郎中、右通政和南京工部右侍郎等职务。他的政治生涯较为成功,曾多次升迁。黄孔昭有一子黄俌和一孙[wǎn]嘉靖年间,他被追赠礼部尚书,谥文毅。

人物简介

黄孔昭(1428-1491)明浙江黄岩洞黄(今温岭市岙环镇照谷村)人,初名曜,后以字行,改字世显,号定轩,晚号洞山迁叟。20多岁迁居黄岩后街。明天顺四年(1460)进士。授屯田主事,进都水员外郎。成化间为文选郎中,职掌升调,改变闭门放客旧制:“苟以深居绝客为高,何由知天下才俊。”每有客至,必延访人才,记录在册。以其才高下除官,常说:“国家之用才,犹如农之储粟。粟积于丰年,乃可以救饥,才储于平时,乃可以济事。”以私干者悉拒之,由是[quán]叙平允。弘治元年(1488),官至南京工部右侍郎、代理尚书,收归沿江被土豪侵占的国有土地。南京发掘古鼎,他急命工匠镌“文庙”二字送入庙,权贵欲献朝廷,见镌字而止。所荐举知府樊莹[qiān]字章[mào]应,后为名臣。为人敦厚,性恬静。著有《定轩集》,《定轩存稿》。与谢译同编方孝孺逊志斋集》30卷、《拾遗》10卷和《赤城论谏录》。弘治四年(1491)卒于任,嘉靖初,赠礼部尚书,谥文毅。

史籍记载

明史》——列传第四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