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46运输机

美军1941年开始采用的运输机
C-46运输机(英文:Curtiss C-46 Commando,中文:柯蒂斯C-46突击队员),是由一种商用高空客机设计转变而来的运输机。在二战时期,它以“R5C”的型号被美国陆军航空队美国海军美国海军陆战队用于军事运输。它也被驾驶过它的人称为“鲸鱼”或“柯蒂斯灾难”、“水管工的噩梦”,特别在航空运输司令部机组成员中,它被称为“飞行棺材”。

发展沿革

二十世纪30年代初,美国波音247、道格拉斯DC-2、DC-3等 全金属结构旅客运输机相继投入使用,航空运输事业进入了新的时代。寇蒂斯公司于1936年开始研制与DC-3竞争的高性能双发运输机CW-20,首架原型机于1940年3月26日首飞。但由于欧洲战事日益激烈,加上CW-20的续航性能未达到设计值,所以民航公司订货数量很少。但美国陆军航空队为加强军事空运能力,却看中了CW-20宽大的机体,加以修改后,于1940年以C-46A的型号投入批生产。到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时,美军订购数已达500架以上。C-46有多种改型,累计生产约3181架,其中生产最多的是C-46A货物/兵员运输机和C-46D兵员运输机。
美国陆军航空队C-46运输机飞行照片
C-46的原型机寇蒂斯CW-20,由寇蒂斯公司的首席飞机设计师乔治·A·小 佩奇(George A. Page Jr.)于1937年设计。CW-20拥有一个专利机身,通常被称为“数字8”(或“双泡形”)机身,使其更能抵抗极高飞行高度造成的压力差。该专利通过在机身与地板同一水平位置的两侧进行收缩,不仅将机身分为两部分,同时还支撑自身,更分摊了压力。主翼梁可以穿过主要用于存放货物的下部机舱,而不用侵占上部机舱的乘客空间。决定使用双引擎配置来代替四引擎配置,主要考虑到如果有合适的大马力引擎,就可以降低运营成本,并减少结构复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