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周炎

慢性特异性炎症
肩周炎又称为粘连性肩关节囊炎 (adhesive capsulitis of shoulder) 、冻结肩、五十肩等。该病是因多种原因致肩盂肱关节囊炎性粘连、僵硬,以肩关节周围疼痛、各方向活动受限为特点,尤其是外展外旋和内旋后伸活动。肩周炎可为原发性或继发性疾病,但其发生也常与其他疾病和情况有关。[1]
肩周炎早在1872年被Duplay发现并命名[6],肩周炎可根据是否具有明确病因可分为原发性肩周炎和继发性肩周炎,该病发病年龄通常为40~60岁,高发年龄为56岁左右。非优势侧肩发病率稍高,约有6%~17%患者双侧肩部发病,时间间隔通常为1~5年。该病女性稍多于男性,男女比例为42:58。[2]
临床上,患者常表现为肩部疼痛和肩关节活动障碍。在治疗上,该病则以保守治疗为主,通常使用口服药物、关节内注射和物理治疗来控制疼痛。对症状持续且重的患者,可考虑在麻醉下采用手法或关节镜下行松解粘连手术并注入类固醇透明质酸钠,疗效较优。[1]
既往认为该病具有自限性,症状 1~2 年后便会消失。但有研究显示,粘连性肩关节囊炎发病 2年后仍有近 40% 的病人存在活动障碍,其中 10%为中重度,且症状持续时间是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越来越多研究表明,缺乏积极有效的治疗,肩关节功能障碍可能会持续多年甚至永久,且该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高,给个人和社会造成了重大负担,因此积极治疗肩周炎具有重要意义。[7]
肩周炎在日常生活中非常多见,中医所说的治“未病”理论就是说要做的未病先防,因此,肩关节周围炎的预防在日常生活中显得格外重要。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肩颈部的防寒保暖和减压,避免强力抬举重物、避免跌扑磕碰、减少熬夜以避免内分泌失调,长期坚持适度锻炼等,以上措施均对肩周炎有极好的预防作用。[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