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伯慧(1931年7月10日-),是一位中国当代语言学家、教授和博士生导师。他出生于广东省饶平县,毕业于中山大学。詹伯慧从事语言教学与研究超过40年,主攻方向是汉语方言学。他出版了20多部专著,并发表了近200篇论文。1983年10月,詹伯慧到暨南大学任教,曾任暨南大学文学院院长。[1]1993年和1998年,詹伯慧连续两届出任第八届、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2]2006年,他从暨南大学中文系退休,目前担任暨南大学汉语方言研究中心的名誉主任。詹伯慧是一位多产的学者,他的研究领域涵盖了语言学理论、现代汉语、汉语方言、普通话教学和辞书编纂[zuǎn]等多个方面。他精通闽、粤、客家等不同类型的方言,并进行了多种方言的调查研究。在五十年代,他还参与了中国科学院少数民族语言调查队的海南岛黎语调查工作。詹伯慧教授的语言学知识和调查实践经验丰富。除了学术研究,詹伯慧还积极参与学术团体。他曾担任广东省中国语言学会会长、全国汉语方言学会理事等职务。他还是广东省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委员,并担任过广东省学位委员会委员和广东省文史研究馆副馆长。总的来说,詹伯慧是一位在语言学领域有着丰富经验和卓越贡献的学者,他的研究成果和学术影响力在国内外都得到了广泛认可。[3] 人物经历
1935年,开始在父亲督促下学习背唐诗,时父亲任教于潮州韩山师范学校。 1937年9月,在潮州韩山师范学校附属小学上一年级。
1938年10月,被送回饶平新丰老家,在启明小学继续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