绸缎岛

位于鸭绿江口主航道中国一侧
绸缎岛位于鸭绿江的江心岛,是鸭绿江江口上第二大岛,面积67平方公里。该岛位于鸭绿江口主航道中国一侧。近代以来,绸缎岛由鸭绿江泥沙淤积而成。现属于朝鲜平安北道薪岛郡,并被列为朝鲜经济特区候选地。绸缎岛与中国大台子口岸隔江相望。老西航道是从朝鲜领土内岛末端出发的,经过绸缎岛、中国大台子、赵氏沟后,进入东港市大东港和朝鲜平安北道薪岛郡马鞍岛之间,最后流入西海的一段运河,全长20.5公里。[1]

历史

鸭绿江口地区列岛是近代以来随着鸭绿江泥沙淤积逐渐形成的。从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大清廿[niàn]三省与地全图—附朝鲜州道与地图》可以看出,当时的鸭绿江口在朝鲜境内,而薪岛黄金坪、绸缎岛等岛尚未形成。
据资料记载:“大东沟(位于现西汉道中部)做为一个港口来看居辐揍点的地位。……木材从江的上游放下来,全部集中于此地,再经税务局办理手续后装海轮外运各地。”即使到了1905年其主[chà]性质仍未改变,另据航运史记载:西汊道入海的西南深槽水道是“当时江口宽27公里内的唯一深水航道,3000吨级船舶可自由通航。”据考证:当时的西南水道上段现在已居陆地上,相当与庙沟的位置,而庙沟与现代江岸之间的苇塘是1905年—1927年间淤积而成的。当时的黄草坪(现黄金坪)是一个不见芦苇生长的小沙洲,信倜坪也很小,迎门港还未露出水面。西汊道的径流可以通过蚊子沟、迎门港、庙沟等多个北东向的分支与东汊道相通。
因此,在1933年印制的分省地图鸭绿江口地区可以看出,绸缎岛仍未形成,而薪岛则在鸭绿江口主河道南侧,靠近朝鲜一侧。之所以将薪岛划入朝鲜境内,与鸭绿江口主汊道的变化相关。目前鸭绿江径流量的98%从薪岛列岛以东汊道入海,西汊道已成为基本脱离鸭绿江径流影响的废弃汊道。然而,在60多年前,西汊道曾是径流的重要入海通道,更早的时期甚至是鸭绿江径流主要入海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