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收支

流量概念
国际收支(Balance of Payment)是指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居民(包括个人、企业、政府机构)与外国居民之间发生的全部经济交易的系统记录。这一概念涵盖了商品与商品、商品与劳务之间的交换,金融资产与商品、劳务之间的交换,以及金融资产之间的交换等多种形式的经济活动。[1]
国际收支是一个流量概念,它描述了在特定时期内经济价值从一个经济单位向另一个经济单位的转移,这些转移以货币形式记录,反映了国际经济交易的货币价值。国际收支记录了一国在特定时间内与世界其他国家之间的经济往来,是衡量一国对外经济活动的重要指标。[1]
国际收支的概念起源于17世纪初,当时工业革命地理大发现促进了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从而产生了“贸易差额”(Balance of Trade)的概念。这一概念主要反映了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对外商品贸易的综合情况。在国际金本位制度崩溃后,国际收支的概念扩展到了“外汇收支”(Balance of Foreign Exchange),涵盖了所有涉及外汇收支的国际经济交易。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国际经济活动呈现出新的特点,如国际贸易方式的多样化、国际贸易与资本流动的相互渗透,以及无偿转移在国际收支中的比重加大等。这些变化促使国际收支的含义进一步发展,形成了更为全面的广义国际收支概念。广义国际收支不仅包括了商品和服务的交易,还包括了资本流动、金融资产的转移以及无偿的单方面转移等,为国家间经济交往提供了一个更为全面的记录和分析框架。[1]

概述

国际收支(International balance of pay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