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承佑

五代时期礼部尚书
潘承佑,五代福建莆田常太人,初仕吴为光州司法参军,后出仕闽王官,至大理少卿,王延政要以潘承佑为吏部尚书同平章事,以进谏归私第。时幸臣杨思恭用事,潘承佑陈奏大事,针砭时弊,切中要害,被削职为民。南唐攻破闽王后,李璟署潘承佑为卫尉少卿,兼管理南方之事,与陈洪进入南安管领,终以礼部尚书致仕。隐居于洪州(江西南昌)病卒。

人物生平

潘承佑 吏部尚书、同平章事(位同宰相)。他为官期间敢于直言进谏,针砭时弊,是封建社会不多见的清官之一。潘承佑,字乾休,原藉莆田,后迁居建安(今建瓯)。初仕吴,为光州司法参军。因争郡大狱不能得,弃官归闽,仕至大理少卿。王延政为富沙王时领镇武节度使,承佑为度支判官。时于王曦构隙,治兵相攻,承佑极谏不纳。会福州使至,富沙王大阅甲卒以示之,词气益盛。承佑长跪切谏,富沙王怒,看着左右说:“汝可为我食判官肉。”承佑说:“与其不义而生,孰若抱义而死。事势如此,早死为幸。”很久才缓和。至天德元年(943年),王延政建州(今建瓯)称帝时,以他为吏部尚书,不久加同平章事(位同宰相)。是时,幸臣杨思恭用事,承佑与其争辩,并陈十事,针砭时弊,切中要害。书上,削承佑官爵,勒令归私室居住。南唐查文徽建州后,授他为卫尉少卿,迁鸿胪卿,拜礼部侍郎、后升尚书。芝城南库前称尚书坊,即以礼部尚书潘承佑得名。

人物故事

胸中唯存忠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