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秋莎BM-13火箭炮

二战时期苏联研制的火箭炮
1
4
BM-13 多管火箭炮,俗称“喀秋莎”(俄语:Катюша,罗马化:Katyusha),是一种苏联第二次世界大战大规模生产,并投入使用的自走火箭炮。[5]
BM-13型火箭炮采用载重卡车作为底盘,安装8个导轨式发射架构成移动式火箭炮发射系统,可挂载16枚M-13型固体燃料火箭弹,战斗射程达8500米。[6]
BM-13型火箭炮是由沃罗涅日州的“共产国际”兵工厂组织生产的。由于“共产国际”一词的俄文第一个字母是“K”,所以把“K”字打印在炮车上作为该厂的代号。这种火炮在当时是新式武器,属于绝对机密,连操纵人员都不知道其正式名称,战士们非常喜爱这种炮,看到炮架上的“K”字,联系到当时苏联正流行一首名为《喀秋莎》的歌曲,同时“喀秋莎”本身又是苏联姑娘的常用名,于是给该炮命名为“喀秋莎”。[7]该型装备曾在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等多个战争中发挥过重大作用。[8][9][4]
BM-13“喀秋莎”火箭炮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诞生。苏联自行火箭炮很久以来一直影响着全世界火箭炮的发展方向,其苏式风格被许多国家所模仿研究。二战时期英、美、德等国受苏联的影响也相继开发出了自己的火箭炮[10][11]

研制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