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寿平出身书香世家,自幼临习碑帖书画。1921年,他就读于北京的世界语专门学校,后考入南开大学经济系。1926年,他毕业于北京东方大学经济系,转而投身书画艺术的研习,其间多次赴故宫博物院观摩历代名家书画。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携家辗转入四川,途中遗散家藏字画300余件。1938年,他在成都举办个人画展。在四川灌县(今都江堰市)生活12年,谝游蜀中名胜。1951年,他返回北京,任荣宝斋编辑。1952年,他将家藏明清字画80余件捐赠山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1989年,他在新加坡举办“董寿平书画展”。1993年,中国历史博物馆(今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董寿平九十岁书画展”。1995年,他在中国台北举办“董寿平书画展” 。其画作在日本享有盛誉,晚年12次赴日本举办画展及讲学。1990年,山西省太原市人民政府在太原晋祠内建“董寿平美术馆”永久陈列其作品200件;同年,他将50幅画作捐赠炎黄艺术馆。1993年,他将5件作品捐赠故宫博物院。1997年6月21日,他卒于北京。[1] 董寿平一生以画黄山、松、竹、梅、兰等著称于世,享有"董梅""寿平松"“寿平竹”"黄山巨擘"之美誉。[2]他的主要作品有《黄山》《青松图》《东风第一枝》等,[3]其出版著作有《董寿平谈艺录》《董寿平画辑》《董寿平书画集》《书画大师董寿平》等。他曾任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北京中国画研究会名誉会长、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理事。[1] 人物经历
1922年求学于北京世界语专门学校,后转入天津南开大学经济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