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13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年份,在这一年,秦国丞相李斯继续巩固秦始皇的统治,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包括拆除城墙、销毁兵器、推广郡县制以及实施焚书坑儒等。此外,秦朝还在这一年开始修建驰道,以加强中央对边远地区的控制[1][2][3]。
中国大事
李斯任左丞相
李斯在秦王政统一六国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秦统一天下后,他与其他大臣共同商议确立了皇帝制度,并制定了相应的礼仪制度。他还提出了多项改革措施,如拆除城墙、销毁民间兵器,以强化对民众的统治。李斯坚决支持郡县制,反对分封制,并主张焚烧民间收藏的《诗》、《书》、百家语,禁止私人教育,以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他还参与制定了法律,统一了车轨、文字、度量衡制度。秦始皇去世后,李斯与赵高合谋篡改遗诏,导致扶苏自杀,胡亥继位。最终,李斯因赵高的陷害,在秦二世二年(前208年)被腰斩于咸阳闹市,并被诛灭三族。
淳于越谏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