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用铁路

专用铁路
专用铁路是指由大中型企业或相关单位自行投资修建、自行管理、自备机车车辆,专为其自身提供运输服务的铁路系统[1][2][3]

历史沿革

2010年,我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9.1万公里,位居世界第二位,较前一年增加了4,986公里。高速铁路运营里程达到8,358公里,位居世界第一,是中国高铁建设增长速度最快的时期。此外,中国的铁路复线率和电气化率也在不断提升。截至2010年底,铁路复线里程达到37,300公里,复线率为41%,较上一年提高了2.2个百分点。电气化里程达到42,000公里,较上年增加了约6,000公里,电气化率达到46%,较上年提高了4.3个百分点。2011年,全国铁路计划新开工项目70个,其中包括15个高铁和城际铁路项目,如京沈、京张呼、杭黄等,以及26个区际干线和煤炭运输通道项目,如西银、青岛-日照-连云港、库尔勒-格尔木、九江-景德镇-衢州等普通铁路。在中国铁路的大发展中,装备国产化进程将是关键。2010年,中国铁路专用设备及器材、配件行业实现销售收入407.1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3.59%;行业实现利润总额40.6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2.37%。预计未来客运高速和货运重载将成为发展重点,随着国家政策在核心部件国产化方面的支持,国产铁路专用设备及器材、配件产品有望在未来铁路建设和重载升级方面取得突破。根据铁道部规划,到2015年,中国铁路营运里程将达到12万公里以上。“四纵四横”高铁路网主骨架及与之相连的高铁、城际高铁建设将加快实施,新建和改建铁路客站1,015座,大规模铁路建设将继续进行。城市轨道交通到2020年新增营业里程6,560公里,成为大规模铁路建设后的新投资热点。随着国家对铁路行业的重视,铁路行业投资预计将保持较高水平。铁路专用设备及器材、配件行业将直接受益。随着铁路专用设备及器材、配件制造业的竞争加剧,大型企业间的合并重组和资本运作日益频繁,国内优秀的企业越来越重视对市场和产业环境的研究,特别是在产业发展环境和产品消费者方面的深入研究。正是由于这些努力,一批国内领先的铁路专用设备及器材、配件品牌迅速崛起,成为行业领导者。

分类介绍

工矿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