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9年5月4日爱国学生因不满参加巴黎和会的中国代表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将一战时期德国租借山东半岛的权利转让给日本,而火烧曹汝霖个人官邸赵家楼的事件,[1]事件导致32名学生被逮捕。 1919年5月4日上午,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北京大学等13个学校的代表在法政专门学校举行了联合会议,讨论游行示威事项,决定发布“北京学生全体宣言”,提出“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的政治斗争口号。当日下午,高等师范的学生首先到达天安门广场。其他各校学生纷纷参与,游行队伍到达东交民巷使馆区时,受到军警的阻拦,多次交涉毫无结果,于是队伍开往曹汝霖的住宅-赵家楼。由于没有找到曹汝霖,爱国学生匡互生取出预先携带的火柴,将屋内易燃的帐子、挂画、信件集中起来点火。与此同时,其他同学殴打了来不及逃走、化装成日本人的章宗祥。赵家楼燃起大火之后,军警赶来灭火,并逮捕了32名来不及散去的学生。 火烧赵家楼事件震动中国,“五四”爱国运动迅速蔓延中华大地,在进步学生的推动下,取得了运动的胜利。
事件经过
签订和约